当前位置:
90后“湘妹子”跨国捐髓救美国患者
编辑:湖南省红十字会 2018-02-10 15:30:52

2018年2月6日,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血液内科造血干细胞采集室里,90后姑娘易善(化名)正在接受造血干细胞采集。一天后,她的“生命种子”将搭乘国际航班,去往大洋彼岸的美国马里兰,救治一位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据悉,这是全国首例在湘采集的涉外(美国)造血干细胞捐献,也是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成为非血缘造血干细胞采集医院后首例采集。




   1991年出生的易善,是湖南长沙人,2011年9月加入中华骨髓库,成为造血干细胞捐献志愿者。2017年上半年,她的造血干细胞样本与一位美国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配型成功。

当得知配型成功后,90后的她欣然答应了捐赠,上月底,经高分辨检测和体检筛查合格,并于几天前,来医院进行相关准备。

“能够跨洋拯救美国朋友,真的很荣幸,很开心,当时我加入中华骨髓库的初衷就是去救人,现在梦想成真,像做梦一样。”正在接受采集的易善,不时捏一下手中的橡皮球,红黄色的造血干细胞混悬液经由细长导管从体内流向血细胞分离机,经提取缓缓流入收集袋。

采集完成后,中华骨髓库湖南分库、湘雅二医院向来华接髓的美国志愿者移交造血干细胞血样。双方签署并交接相关医学报告、交接单、移交出入境审批单等。血样装箱后,捐献者易善委托外方工作人员转达了对患者的问候和祝福。

湖南省造血干细胞管理中心主任张赞介绍,湖南省历年累计加入中华骨髓库数据量已达13万多人,累计捐献造血干细胞480多例,入库数据、累计捐献位居全国第四,2017年完成捐献58例,再创新高。造血干细胞移植是目前临床上治疗白血病、重症地中海贫血等疾病的有效治疗手段,但目前中华骨髓库入库数量还是远远满足不了血液病患者的需求,张赞主任呼吁,年龄在18-45周岁、身体健康(符合献血条件)的公民踊跃在血液中心的献血车或献血点参与献血,符合条件的献血者都可以加入中华骨髓库(献血前填写造血干细胞自愿捐献表,采血护士会多留取2管血液标本),即可成为造血干细胞志愿捐献者。

湘雅二医院内科造血干细胞移植中心主任徐运孝教授介绍,人体内的造血干细胞具有很强的再生能力。失血或捐献造血干细胞后,可刺激骨髓加速造血,1-2周内,血液中的各种血细胞恢复到原来水平,捐献造血干细胞不会影响健康。而造血干细胞捐献并不是从骨髓腔里去“取髓”,而是从外周血中采集造血干细胞。整个采集过程是一个封闭和符合医疗安全要求的环境中进行,因此,与无偿献血一样,也是极为安全的。

当天,与易善同时进行非血缘造血干细胞采集的还有一位郴州的志愿者李万(化名),他是一名小学教师,采集的造血干细胞将送往北京去救治国内的血液病患者。而当天上午,湘雅二医院血液内科党支部还举行了“志愿加入中华骨髓库”活动,医院支部党员、医护人员带头成为造血干细胞志愿捐献者。

湖南省红十字会党组成员、副会长王广宇、湖南省血液中心/长沙血液中心党委书记刘艳、副主任李忠、郴州市红十字会常务副会长周洁以及长沙市红十字会、湘雅二医院相关领导到病房探望了捐献志愿者。

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血液科成立于1958年,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努力,科室得到了充分的发展,首批进入全国临床重点专科,成为中南地区主要的血液病诊疗及研究中心。科室共开放四个病区,设置床位140张,2013年医院斥资投建独立的层流病区12张,硬件设备先进、齐全,成立了各亚专科,能开展自体移植及异基因非血缘造血干细胞移植,临床综合诊治能力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