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愿你像辛巴一样坚强”
3月27日,湖南省志愿者协会碧桂园分会的志愿者李小珊(化名)一大早来到湘雅附三医院。整整一个上午,她都在湘雅三医院采集造血干细胞。
24岁的李小珊是为了兑现一份生命的承诺。她的血液与一名白身患血病病的儿童配型成功。
为了这次捐献,李小珊半年没有吃宵夜,减肥10斤,还手写一封千字长信,鼓励那位小朋友坚强地活下去。
“我多了一个血脉相连的亲人”
记者在病房看到,李小珊的男朋友和闺蜜及其他志愿者都陪伴着她,红十字会工作人员和医生也都在给她鼓励。
她男朋友说,两人恋爱已有7年,很支持小珊这样做。他自己也加入了中华骨髓库,只要配型成功,也会为陌生人献出同样的爱。
李小珊出生于1994年,2017年3月,湖南省志愿者协会在碧桂园湖南区域设立了“碧桂园志愿者分会”,李小珊报名,成为了碧桂园志愿者分会的一名在册志愿者。李小珊还是一名3年党龄的党员。
2012年10月13日,刚刚进入大学不久的李小珊,在学校参加了义务献血活动,并加入了中国造血干细胞捐献者资料库。去年9月,李小珊与求助的白血病患者配型成功。
李小珊说,当红十字会的工作人员打电话给她,咨询她关于捐献事宜的时候,她立马就答应了。“‘对人好,对社会好’是我们倡导的核心价值观,能够去给一个生命带去希望,并且能够多一个血脉相连亲人,我觉得这是我的幸运。”李小珊说。
但是回家后,李小珊把这一信息告诉父母,母亲却表示不同意。甚至当拿到红十字会的公函时,她的母亲还哭了。父母以为捐献要抽骨髓,会损害身体健康。为了打消父母的顾虑,李小珊就到网上搜集了大量捐献的知识和案例,把这些消息给父母看,劝了许久,父母才答应了。
自从接到捐献造血干细胞的通知后,爱吃夜宵的李小珊开始守戒瘦身,喝纯牛奶补钙,以求捐献顺利。半年下来,李小珊体重瘦了十斤,以至于红十字会的工作人员要提醒她,为了保证捐献的效果,你不能再瘦了。
几天前,碧桂园志愿者分会为李小珊举行了隆重的欢送会,李小珊的父母也都到场为她加油。
鼓励受捐助的小朋友像辛巴一样坚强
红十字会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已经配型成功的捐助者,决定捐献前一定要深思熟虑。一旦确定后,就一定要信守生命的承诺。因为受助方要提前在无菌仓里,进行大剂量的放化疗,进行“清髓”治疗,好进行移植。如果捐赠方突然反悔,极有可能让受助者失去生命。
按照规定,受捐双方都不能见面,身份也互相保密。一段时间以后,双方都有意愿,在红十字会组织下,才可以见面。有些捐献移植成功的案例,双方终身都不相识。
李小珊知道对方是个小朋友以后,还是很用心地为受捐者准备了电子手写板、书包、遥控挖土机,还给他买了《狮子王》的影碟。李小珊说,《狮子王》是她最喜欢的电影,剧中小狮子辛巴,经历了种种磨难,但它都没有放弃,最终成为森林之王。
李小珊希望受捐者也要像辛巴一样坚强。她手写了一封长信。信中,李小珊为小朋友打气:“医生用我给你的能量给你恢复健康……你可以跟其他小朋友一样,背着书包去上学,跟小伙伴一起玩耍,做一切你想做的事情。电影《狮子王》里,叫辛巴的小狮子遇到了很多困难和挑战,但它跟你一样,一直很勇敢,没有放弃,最后终于成为森林之王……等你好起来了,姐姐来看你,你带着姐姐一起玩好吗?”
李小珊为这些话酝酿了半个月,希望捐献能够成功,让受捐者恢复健康,希望更多人加入中华骨髓库。
在这封信上,还有李小珊的闺蜜和同事联署。李小珊说,这是为了让受捐者感受到更多人的关注和支持。
3月27日,经过长达4个小时的采集,李小珊的造血干细胞采集成功。
小珊光荣地成为中华骨髓库第7195位造血干细胞捐献者,她的荣誉证上写着:“您的这一人道善举使患者获得了重生。”
湖南省志愿者协会碧桂园分会也为受捐者进行了捐款,当场交给了患儿所在地医院的医护人员。医护人员今天将乘飞机回去,所在医院将连夜为患儿进行移植。
【新闻链接】同时采集的还有一位岳阳“战友”
3月27日上午,和李小珊同时、同一个病房采集的,还有一位岳阳的志愿者黄盛(化名)。他与小珊一样,注射了四天动员剂。他的造血干细胞将被去救助一位沿海城市的成年男子。
黄盛去年上半年加入中华骨髓库,下半年就接到了省红十字会工作人员配型成功的电话,他毫不犹豫地答应捐献。一向热心公益事业的他,对献血献髓知识很了解,积极配合红十字会工作人员进行高分检测和体检。
就在黄盛等着赶往长沙进行捐献的前几天,家里面却突然发生了一件大事——爸爸突发急病,被当地医院诊断出来肝癌晚期,并发转移。
一边是爸爸的病情刻不容缓,一边是已经确定好了时间要去长沙进行捐献。“将心比心,此时对方患者及其家人肯定也是焦急难耐,患者已经推入无菌仓,时刻在等待着造血干细胞,我绝对不能耽误救人!”
湖南省红十字会骨髓库主任张赞知悉后,立马派员与湘雅三医院取得联系,启动绿色通道,及时协调床位,让志愿者与他爸爸一同住进湘雅三医院。方便黄盛在注射动员剂的几天里,可以随时照顾爸爸,关注爸爸的病情。
张赞说:“每一例成功的捐献背后,都有特别的感人故事。每一位志愿者身上,都是满满的正能量。”
造血干细胞是目前国际公认的治疗白血病、再生障碍性贫血、严重免疫缺陷性疾病,先天性粒细胞缺少症等恶性疾病的重要方法和措施。在中国,白血病的发病率是十万分之五,每年新增病例4万多人,其中大多数都是青少年和儿童,目前有上百万的患者正在等待着造血干细胞的移植
“截至2018年3月,中华骨髓库现有库容240多万,已经累计捐献7127例,湖南省库容13万多人,累计捐献490例,但这与每年新增的几万病例对比,仍然有较大差距。”张赞呼吁民众踊跃加入中华骨髓库,用自己力量帮助有需要的患者和家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