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名普通人,能够有机会帮助人,能救人一命,我感到非常高兴与自豪。我希望有更多人加入到中华骨髓库的事业中来,让更多身患血液病的患者能够有生的希望。”1月10日,大祥区首例造血干细胞成功捐献者谢磊兴奋地说道。

1月7日上午,一场爱的传递在中南大学湘雅医院上演——大祥区西湖社区的24岁青年谢磊,来到中南大学湘雅医院进行造血干细胞采集,采集针穿进血管,从谢磊体内抽取出的血液经过仪器,分离出造血干细胞后,再将其余的血液成分输回到体内,为江苏省人民医院一名素不相识的血液病患者捐出305毫升造血干细胞混悬液。
“采集过程不痛!采集前打动员针的痛感,跟平时无偿献血的感觉一样。”谢磊说出当时采集造血干细胞的感觉。
几年前一次偶然的机会,谢磊得知捐献造血干细胞可以帮助血液病患者,于是他主动联系邵阳市红十字会,表达了成为捐献造血干细胞捐献志愿者的强烈意愿。2021年7月22日,谢磊正式登记加入中国造血干细胞捐献者资料库。2024年10月23日,一求助血液病重症患者经数据库检索,HLA分型资料与他初配相合,湖南省造血干细胞捐献者资料库管理中心联系谢磊后,他毫不犹豫同意履行捐献意愿。经过HLA高分检测、捐献前体检和中华骨髓库专家评定后,去年11月29日,谢磊身体状况符合捐献条件。
“2024年10月中旬,我接到邵阳市红十字会工作人员的电话,得知自己的造血干细胞分型和一名血液病患者初次配型成功的消息。有机会去挽救一个陌生人的生命,这是一件多么光荣的事情!”谢磊高兴地说道。2025年伊始,能为一个家庭送去新的希望,谢磊觉得特别开心。他是邵阳市今年首例造血干细胞捐献者,也是大祥区首例造血干细胞成功捐献者。

捐献当日,邵阳市、大祥区两级红十字会工作人员和志愿者,专程前往长沙看望和慰问谢磊,表扬他的担当和大爱,感谢他无私奉献,并送上慰问金和水果篮。
这份“生命火种”将点燃另一个生命的新希望。谢磊的这一善举不仅彰显了新时代青年的责任与担当,也传递了社会正能量,让爱与希望在人间传递。
大祥区红十字会相关负责人介绍,随着现代医学技术的进步,中国造血干细胞捐献已完全脱离传统意义上的脊椎穿刺抽取骨髓干细胞,而是通过现代医学技术手段将造血干细胞动员到外周循环血液中,采集过程就像献血一样,在肘静脉处采血,整个过程是在确保捐献者安全前提下进行的。造血干细胞捐献工作是一项为白血病等血液病患者点燃生命希望的人道事业,是拯救生命的伟大工程,此次该区首例造血干细胞捐献志愿者成功捐献造血干细胞,对全区精神文明发展具有积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