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湖南省红十字会造血干细胞捐献者资料库管理中心获悉,2024年湖南省完成非血缘关系造血干细胞捐献136例,位居全国前列;湖南累计登记报名入库志愿者已达19.6万人,完成捐献1282人。在2024年的最后一天(2024年12月31日),两名21岁小伙完成造血干细胞捐献,分别成为湖南第1281例、1282例造血干细胞捐献者。他们捐献的“生命火种”,也成为珍贵的新年礼物,给两名远方的血液病患者带去“生命的希望”。

他捐出380毫升造血干细胞,送给陌生女孩“生命礼物”
几根输液管,一头连接着采集机器,一头连接着捐献者的手臂。鲜红的血液从管子中流过,析出造血干细胞,也析出了血液病患者重生的“生命种子”。2024年12月31日,来自湖南电气职业技术学院的21岁何其顺(化名),在中南大学湘雅医院造血干细胞采集病房接受造血干细胞采集。
何其顺是湖南电气职业技术学院经济管理学院学生,2022年9月入学后,以助人为己乐,积极参与学校各项志愿活动,获评2022-2023年度“优秀共青团员”及“优秀志愿者”。2023年,何其顺参与组建湖南电气职院红十字青年志愿服务队,并担任队长。服务队成立至今已发展队员34人,开展活动26次,服务1460人次。
何其顺从18岁开始无偿献血,3年时间无偿献血累计40次,献血总量14400毫升。面对这份坚持和爱心,他说:“我感受到了帮助他人的快乐。”2023年6月,何其顺荣获湖南省卫健委、湖南省教育厅联合颁发的“2021年-2022年度湖南省学校无偿献血优秀个人”称号。“个人力量有限,希望更多人科学认识无偿献血这项公益事业。”何其顺表示。
除了献血救人,何其顺还热衷于急救知识的传授与推广。2023年3月考取红十字救护员证后,何其顺主动在班级、学校开展应急救护知识普及,并积极参加湘潭市红十字会在社区、学校、乡镇开展的各类应急救护培训活动。
2023年5月,他加入湘潭市红十字救援队,深入学习应急救护、无线电等相关知识,并进行参加绳索救援、水域救援、无人机训练、营地搭建等团队协作项目训练及考核,锻炼自己装备操作与救援技能,提升与队友协同联动能力和联合施救水平。
2024年4月,考取红十字应急救护培训师资证后,何其顺利用课余时间跟随红十字师资团队走进社区、学校、乡镇等进行应急救护培训23场。“我们的目标,是让每个家庭都有一个懂急救、会救护的人。”
这一次,他捐献造血干细胞救治的是一名23岁的北京女孩。相隔千里的两位同龄人,也许一生都不会有面对面的交集,但缘分早已注定。何其顺捐出了380毫升造血干细胞,造就了这份“奇遇”。他也成为湖南第1281例、湘潭市第75例造血干细胞捐献者。
记者了解到,何其顺捐献的造血干细胞已经连夜运至北京,为23岁的重度血液病女孩带去“生命的希望”。“当孩子想到在世界的某个角落,有如此善良、无私的您为她鼓劲,她重新拥有了与病魔顽强斗争的勇气。”患者家属为何其顺寄来了一封感谢信。
“得知可以捐献造血干细胞救人,我特别激动,特别兴奋,能够尽自己的一份绵薄之力来帮助他人,这是我的荣幸。”何其顺表示,希望远在北京的陌生女孩,可以在新的一年战胜病魔,早日康复。

新店开业仅几天,他放下“事业”先救人
2024年12月31日,与何其顺一起捐献造血干细胞的,是同样21岁的王鹏飞(化名)。他也成为湖南第1282例、娄底市第50例造血干细胞捐献者。
王鹏飞是辽宁职业学院2024年的应届毕业生,目前正和几个小伙伴在湖南娄底创业,开了一家“阿飞糖蘸”的小店,生意红火。
“我是2021年6月26日报名登记,成为了一名造血干细胞捐献志愿者。2024年9月30日,我接到通知,与一名血液病重症患者配型成功。”王鹏飞说,当娄底市红十字会联系到他时,他立马表示“坚决同意捐献”。
新店刚刚开业不到几天,王鹏飞就要从娄底前往长沙捐献造血干细胞。而捐献前打动员剂,就需要几天时间。谈及捐献造血干细胞可能会影响生意,王鹏飞的回答很温暖:“人命关天,救人要紧。”
“这两天,我基本都是每天晚上11时抵达长沙南站,第二天早上7时完成动员剂注射后,再返回娄底。”王鹏飞说,虽然小店开业之初事情繁多,往返路途中身体也感觉有些微疲惫,但生命是最紧要的事,即使有困难也得克服。
谈及捐献造血干细胞,何其顺与王鹏飞不约而同地说,希望以自身经历鼓励更多同龄人加入志愿捐献造血干细胞队伍,让更多血液病患者看到生命的希望;也期待更多同龄人投身志愿服务,把志愿服务当成一种生活方式。
“两名21岁小伙都是大一时开始参与无偿献血,随后报名加入了中华骨髓库。当市州红十字会拨通电话告知他们配型成功时,他们毫不犹豫地答应,捐献意愿十分坚定。”湖南省红十字会造血干细胞捐献者资料库管理中心有关人员介绍,这两名志愿者为2024年造血干细胞捐献工作画上句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