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湘潭市红十字防溺水应急演练走进小东门码头
2025-07-23 00:00:00

“我前年在社区参加了红十字会的培训,还拿到了心肺复苏证!"7月16日,在湘江湘潭段小东门码头举办的防溺水应急演练现场,市民张先生自豪地展示着微信小程序上的急救证书。

这场由湘潭市红十字志愿者协会、三义井社区联合开展的防溺水应急演练,通过”理论讲解+实操演练的方式,吸引了众多市民参与。

活动现场,红十字志愿者首先纠正了常见的救生设备使用误区。“很多人把游泳圈当成救生圈用,这很危险。”

志愿者拿出专业救生圈,和市民使用的游泳圈进行对比,让市民直观了解两者的差异。“游泳圈是塑料材质,容易漏气,打湿后比较滑,属于水上玩具;而真正的救生圈必须符合国家GB/T4302标准,是水上救生设备的一种。”

“我崽这个游泳圈花了40多,很贵了,冒想到存在这么大的安全隐患。”带孩子在河边玩水的刘先生当即表示要更换成救生圈。

更引人注目的是"就地取材"救援教学。志愿者用竹竿、矿泉水瓶、绳子等日常物品,现场示范如何在缺乏专业设备时实施救援。"发现有人溺水时,切记溺水救援“叫、叫、伸、抛”四步法。"通俗易懂的语言配合实操演示,让围观市民很快掌握了要领。

教学环节中,持急救证的张先生在志愿者的指导下,为围观市民演示了心肺复苏的操作流程。“我也试试看。”在他的带动下,更多围观市民跃跃欲试。

“看到大家这么积极,我们很受鼓舞。”湘潭市红十字志愿者协会负责人指着热闹的培训现场表示,“在市红十字会的支持下,我们连续四年推动防溺水培训从室内教室走向泳池、池塘、河边等户外场景,就是要让安全知识从PPT上的文字图片,变成市民看得见、摸得到、用得上的真技能。我们的目标是让防溺水安全知识像游泳技能一样,成为每个市民必备生存技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