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逆流而上,红十字挺进涿州 ——中国红十字救援队驰援河北涿州洪灾纪实
2023-08-11 17:37:45

河北省涿州市暴雨洪灾发生后,中国红十字会迅速行动,向灾区调拨救灾物资,红十字救援队受命从四面八方奔赴灾区,搜救转移受灾群众,开展排灌清淤工作。截至8月6日22时,14支红十字救援队在涿州受灾地区共转移1475名受灾群众,排灌1万余立方米。

涿州!涿州!

7月29日起,台风“杜苏芮”带来强降雨,31日晚间,河北省涿州市所有河流启动红色预警,防洪进入紧急状态。随着上游河道行洪,洪水裹挟着大雨汇集到涿州。北拒马河上游来水最大洪峰4500立方米每秒,琉璃河和小清河来水超过3000立方米每秒,多股水流汇入涿州,一时间水漫涿州,情况紧急。

中国红十字会迅速行动,向灾区分两次调拨12960件(套)物资,并派出工作组,在当地建立红十字救援力量协调中心,对在涿州开展救援的红十字救援队伍进行统一管理,规范救援,并提供后勤保障。

红十字救援队伍也在紧急行动。7月31日凌晨,洪水袭击涿州时,济南市红十字应急救援队水救队队长杨彬等6名队员正在北京房山参与救援。次日,房山区洪水渐渐消退,6名队员立即转战涿州。沿途道路受阻,8月1日凌晨,6名队员辗转抵达涿州,行程近5个小时。2日凌晨3点,救援队队长敖玉峰率第二批10名队员从济南出发奔赴涿州,开展搜救转运被困群众工作。

7月31日,得知涿州情况后,河北红十字搜救队立即备勤,时刻准备出战。8月1日中午,救援队接到出发指令,队长张锦哲等13位队员携带救援装备和物资奔赴涿州。4个小时后,搜救队抵达涿州。灾区洪水肆虐,手机信号断断续续,当地的居民自发为救援队带路。抵达市区西北部的西丁小学集合点时,天色已暗,四周一片漆黑。由于积水反光,雾气浓重,搜救工作无法开展。搜救队对周边灾情进行了初步评估,并对第二天的搜救工作做了部署。西丁小学安置着受灾群众,队员们说“我们决不能和群众抢地方”。当晚,大家在车上睡了一夜。

在济南市红十字应急救援队和河北红十字搜救队抵达涿州的同时,张家口市红十字应急救援队、天津市红十字救援队、保定市红十字众和救援队、淮北市红十字应急救援队,以及邯郸市红十字中安防减灾服务中心、天津市红十字东方应急救援中心、沧州红十字蓝天应急救援服务中心的多支红十字救援力量纷纷汇聚于此,在肆虐的洪水中迅速展开救援行动。

排浪而上

8月1日上午,济南市红十字应急救援队去一个小区执行任务。涿州市清凉寺街道已被洪水淹没,队员们坐在救援艇上,伸手就能摸到红绿灯。沿途有工厂库房进水,化学原料泄漏,洪水发出刺鼻的味道。抵达被困小区后,救援队发现有二三百人需要转移,其中不乏老人和急症患者。救援队与其他救援队伍合力将被困人员全部转移至安全地带。

8月2日凌晨4时,天色刚刚发白,河北红十字搜救队13名队员驾驶两艘救援艇前往受灾严重的大马村和小马村转移受灾群众。村里的情况令人揪心,水位最深处已经和民房二楼的阳台持平,很多村民站在墙头上、屋顶上向搜救队求救。

队员们迅速研判水情,开展救援。两个多小时后,其他社会救援力量陆续赶到,张锦哲向各支救援队伍介绍了此处水域的详细情况后,留下了6名队员和一艘救援艇,随后率领其余队员奔赴双塔区开展救援。当日,十余支救援队在大马村和小马村共转移受灾群众2000余人。

大马村距双桥区仅有十几公里,救援队艰难行进,用了近两个小时。积水较浅处无法行船,救援队需要用车辆将救援艇运到深水区。水灾救援困难重重,平日里路面上、村庄里的各种设施和杂物,此刻都隐藏在浑浊的水面下,成了看不见的危险,翻滚流、漩涡流、微笑流等处更是危机四伏,稍有不慎就会翻船。

抵达双桥区后,救援队收到求救信息:东城坊镇西疃村有一名急性阑尾炎患者急需转运。队员们开足马力,火速前往。患者家里一共四个人,有他45岁的弟弟,年届八旬的父亲和身患半身不遂的二伯。此时,患者已疼痛难忍,队员们将他抬上救援艇,转移至市人民医院,并将两位老人安置到城区。一路上,获救的一家人反复说着感谢,患者的弟弟拿出一沓钱塞给张锦哲,劝他务必收下。张锦哲一把推了回去,坚决挡住了他的手:“真的不用客气,这都是我们应该做的。”

深夜开展救援更是难上加难。2日晚,队员们完成了一次惊险的转移任务。当天下午,队员们在返回大本营途中的一处厂房外遇到了一艘螺旋桨损坏的冲锋舟。驾驶员介绍,厂房里被困的是他的朋友,患有心脏病,已经两天没吃东西了。

厂房内的道路两侧堆积着钢筋和彩钢瓦,浑浊的水面暗流涌动,凶险异常。面前是不可知的危险,里面是亟待救援的群众,天色渐渐暗了下来。张锦哲权衡片刻,果断决定,进!

两名队员带好抛绳包,调整好救生衣,“即使发生意外,队员们也能确保自救。”张锦哲说。救援艇缓缓驶入厂区,操舟手张锦哲精神高度紧张,全神贯注观察着前方,小心地躲避着铁皮等尖锐的障碍物和急流。救援手紧握船桨,奋力拨开前方的漂浮物。

厂区内,洪水深达2米,仅剩屋顶露出水面,被困者有气无力地躺在房顶上,队员们大声呼喊,得到了微弱的回应。彩钢瓦的屋檐非常锋利,救援艇无法抵近。房屋一侧安着一根方管,湍急的水流中,张锦哲操控着救援艇,一寸一寸地接近。终于,救援艇轻轻靠住了方管。救援手扶着被困者,小心翼翼登上了救援艇,顺利驶出厂区。

8月2日,河北红十字搜救队从凌晨4时一直工作到深夜23时。下午,张锦哲突然对队员们说:“我们中午好像没吃饭?”队员们笑道:“不是好像,就是没吃!”“完全忘了这回事了。”张锦哲说。

8月2日,总会工作组抵达涿州,在当地建立红十字救援力量协调中心,各支红十字救援队伍有了后勤保障。敖玉峰说:“有了大本营,就有了归属感,心里很踏实。”

决不放弃

3日上午,张锦哲率队员涉险深入107国道附近的一片水域,营救一家工厂中的被困人员。工厂附近的水域有大片漂浮物,救援艇无法前行。情急之下,张锦哲跳进近两米深的水中,用手一点点开辟救援通道。然而,该水域障碍物太多,大大小小的树枝在树干周围搭成了2米高的小山,水面上各种生活用品、水罐、原木、垃圾等叠在一起,救援队只能撤回另作计划。队员们都很不甘心,“心里像压着一块石头”。

当日下午,搜救队队员从另一条路再次进入该工厂。工厂内洪水已退,200余平方米的厂区内,地面是40厘米厚的淤泥。张锦哲进入大门,吹响呼救口哨并大声呼喊,没有回应。再往里走,在泥地上发现了一串长长的脚印。根据经验判断,脚印的主人已经离开至少2到3小时。但是张锦哲仍不放心,走遍整个厂区,发现了被困人员的被褥和饮用水,房间内空无一人,被困者应该已经全部撤离。大家终于松了一口气,张锦哲说:“我们白跑一趟没什么,群众都平平安安就好。”

不抛弃,不放弃,是红十字救援队的信条。搜救中,红十字救援队队员们奉行的原则是“能找多远找多远”。

4日晚,张锦哲和队员们对照地图,仔细分析涿州主城区受灾情况,认为花田路附近的一处工厂和周围的村庄地势低洼,可能还有被困者。次日一早,河北红十字搜救队和天津市红十字救援队联合行动,5名队员携带两艘救援艇,设置好路线,向预定地域开进。

不料由于房屋倒塌,前进道路受阻,队员们只好另寻他路,结果第二条路被洪水冲垮,队员们换了三条路,终于在上午10时抵达目的地。村庄外,水仍深至膝盖,越往里走积水越深。涉水路面有5公里左右,只有3公里能勉强行舟,其余道路大家只能拖着救援艇艰难前行。一路上,队员们全神贯注,仔细搜寻,在村庄和工厂内发现了11名被困者,其中9名是在工厂工作的外地务工人员。被困数日,9名工人仅靠厂内临时储备的一点食物和饮水维持,目前已经缺水断粮。救援队的到来,给他们带来了希望。

除搜救转移被困群众外,排灌是救援队的另一项重要任务。8月5日下午,天津市红十字东方应急救援中心救援队队员们接到求救,附近一所中学地下室被洪水淹没,急需排水。接到任务后,队长李俊岭率8名队员携带4台水泵赶往该学校。

洪灾来临时,该学校一楼学生食堂全部被水淹没,食堂内桌椅东倒西歪,遍地淤泥,满目狼藉。食堂地下室层高3米,总面积超过1800平方米,此时已被污水灌满,污水量预计在5000立方米以上。

队员们齐心协力,搬运水泵,安装水管。18时40分,三台水泵相继开始工作,浑浊的水流从管道内喷涌而出。然而,最大的一台12寸的排灌泵却迟迟没有上水,队员们反复调试,发现水泵一个配件损坏。救援队连夜调运配件,6日凌晨1时,大水泵终于修好,排水速度大大提高。6日18时,学校的污水基本排完。

行驶在涿州街头,常有群众向红十字救援队队员们竖起大拇指:“谢谢你们,你们是好样的!”当地居民主动给队员们送来包子、茶鸡蛋、热乎乎的米饭和炒菜,还有的队员在外面吃早餐时,被其他顾客悄悄结了账。一位女店主给救援队队员们提供了自己厂房的地址,告诉他们:“大门锁了,但是有侧门可以进去,你们可以随便住。”

连日来, 在涿州开展救援的红十字救援队包括赈济、搜救、水上救援等类别,200余名队员来自各行各业,他们中有公务员、教师、公司职员、企业老板,灾情集结号吹响后,大家义无反顾,逆行灾区。8月4日18时,各支救援队结束了一天的搜救转运任务,回到救援队大本营。大家浑身是泥,满脸是汗,裤子都被污水浸透。终日泡在污水里作业,很多人腰上腿上都起了湿疹。“说不辛苦是假的,但是我们都能克服。你想想,如果我们自己受灾了,和外界失去联系,没吃没喝两三天,心里是啥感觉?”敖玉峰说:“想到受灾群众,再苦再累也能扛过去。”

8月5日,搜救转移任务已经接近尾声,红十字救援队队员们开始投入消杀工作,等待他们的,是下一次的艰巨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