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大爱!长沙这个家庭有7人先后捐献遗体器官
2023-08-16 09:50:04

8月11日,因病去世的63岁长沙市民徐是捐献的眼角膜成功移植给一名角膜营养不良的36岁患者,让她重见光明。就在4个月前,徐是帮助自己92岁的母亲王珏完成了遗体和眼角膜捐献,而徐是则成为他们大家庭的第7位捐献者。

“这是一个有着大爱的家庭,这一家人的无私大爱让人心生敬意,他们用最淳朴的心态看待遗体和眼角膜捐献,也用最朴实的话语诠释了什么是大爱传承。”湖南省人体器官捐献管理中心主任钟红静感慨地说。

2023年4月7日,徐是帮助母亲填写遗体和眼角膜捐献确认表。均为长沙晚报通讯员 杨红 潘爱华 供图。

63岁老人去世后捐献的眼角膜,帮助他人重见光明

2023年8月7日,家住长沙市开福区的63岁老人徐是,在外办事时突发心脏病,虽然事发现场的好心人马上对其急救,但还是没能挽救回老人的生命。徐是的女儿在悲痛之余,通过长沙市芙蓉区红十字会联系上湖南省红十字角膜捐献爱尔眼科接收登记站及中南大学湘雅医学院,完成父亲徐是捐献遗体和眼角膜的心愿。仅仅4个月前,徐是帮助自己92岁的母亲王珏完成了遗体和眼角膜捐献。

捐献现场,徐是的妻子与女儿办理完捐献手续后,徐是的一对珍贵的眼角膜被湖南省红十字角膜捐献爱尔眼科接收登记站的工作人员小心翼翼地取下。

1960年,徐是出生在一个军人家庭。1979年2月,他响应祖国的召唤,怀揣着热爱祖国、热爱和平的情怀报名参军,从士兵到班长、排长,他用自己的奋斗让青春在军营绽放。1981年9月,徐是考入中国人民解放军桂林陆军学院。在校学习期间,他积极向上,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并取得多项荣誉。

“之前,爸爸已经登记成为一名遗体器官捐献志愿者。他说如果他去世,就把遗体捐献出来用作医疗科研,把他能用的器官组织移植给需要的人,希望能救治更多的人。”徐是的女儿说。

长沙爱尔眼科医院角膜眼表科博士李宽舒主任介绍:“经眼库专业评估,徐是老人的眼角膜质量良好,已于8月11日移植给一名‘角膜营养不良’的36岁患者,为她带去复明希望。”

图片

在战友们嘹亮的军歌声及庄严肃穆的敬礼中,徐是的遗体被专车送到中南大学湘雅医学院。

一个大家庭,已有7人完成遗体器官捐献

这位充满大爱的老人背后,还有一个充满大爱的家庭。记者了解到,徐是已是他们这个大家庭的第7位捐献者。徐是的外祖父于1985年率先捐献遗体,徐是的外祖母在2004年完成遗体器官捐献,他的两位舅舅、一位舅妈在2006年至2018年相继捐献遗体器官。今年4月7日,徐是的母亲王珏同样选择捐献遗体器官。

听闻徐是突然离世的消息,亲人、战友们纷纷赶来送别他。在战友们嘹亮的军歌声及庄严肃穆的敬礼中,徐是的遗体被专车送到中南大学湘雅医学院。徐是由此成为一名令人尊重的“大体老师”,他也以这种特别的方式与母亲“重逢”。

在中南大学湘雅医学院就读人体解剖学专业的张启磊博士感动地说:“感谢徐是老师的无私奉献,感谢您成为我们的‘无语良师’。”

目前,遗体和眼角膜捐献对于很多人来说还难以接受,但对于角膜盲病的患者而言却是重拾光明的难得机会。虽然眼角膜移植在眼科领域属于常见手术,但由于大众对眼角膜捐献的认知局限和传统观念的影响,可用于移植的眼角膜仍属稀缺,现阶段仍无法实现为每一名角膜盲病患者都进行移植手术的美好愿景。令人振奋的是,像徐是这样有大爱的好心人越来越多,包括遗体、眼角膜捐献在内的公益事业得到了越来越多人的关注和支援。